教程封面
內容簡介
1軟件界面操作
2開始文件操作
3草繪
4零件基本操作
5裝配
6高級曲面
7鈑金
8工程圖
9機構設計與仿真
10渲染
源文件
教程目錄
1軟件界面操作
1-1 操作界面
1-2 定制操作界面
1-3 鼠標和鍵盤操作
2開始文件操作
2-1建立工作文件目錄
2-2 新建文件
2-3 打開文件
2-4 保存文件
3草繪
3-1進入草繪環境
3-2直線-方法一:按兩點
3-3直線-方法二:直線相切
3-4中心線
3-5 矩形-方法一
3-6矩形-方法三
3-7 矩形-方法二
3-8圓
3-9 圓弧
3-10 圓角
3-11 倒角
3-12 樣條曲線
3-13點
3-14 繪制文字
3-15 操縱草圖
3-16 刪除草圖
3-17 修剪草圖
3-18 制作拐角
3-19 分割草圖
3-20 鏡像草圖
3-21 復制粘貼
3-22 將草圖對象轉化為參考線
3-23 添加幾何約束
3-24 1標注線段長度
3-25 2標注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
3-263標注一點和一條直線之間的距離
3-27 4標注兩點間的距離
3-28 5標注直徑
3-296標注對稱尺寸
3-307標注半徑
3-31標注兩條直線間的角度
3-32標注圓弧角度
3-33標注圓的周長。
3-34標注矩形的周長
3-35 封閉圖形檢查
3-36開放端點加亮檢查
3-37幾何重疊檢查
3-38草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
3-39草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
4零件基本操作
4-1 創建拉伸
4-2創建第一個特征(基礎特征)
4-3創建第二個特征
4-4創建其他特征
4-5查看對象信息與關聯性
4-6 對象的刪除操作
4-7對象的隱藏與顯示操作
4-8 設置圖層–1、進入層的操作界面
4-9 設置圖層–2、創建新層
4-10 設置圖層–3、將項目添加到層中
4-11 創建旋轉特征
4-12一般倒圓角
4-13完全圓角
4-14 自動倒圓角
4-15 倒斜角
4-16-1基準平面–1創建基準平面的一般過程
4-16-2 基準平面–5,控制基準平面的法向方向和顯示大小
4-17基準軸
4-18-1 基準點–1,創建基準點的方法一:在曲線邊線上
4-18-2基準點–2.創建基準點的方法二:頂點
4-18-3基準點–3創建基準點的方法三:過中心點
4-18-4基準點–4.創建基準點的方法四:草繪
4-19 基準坐標系
4-20孔–1創建孔特征(直孔)的一般過程
4-21孔–2創建螺孔(標準孔)
4-22 加強筋
4-23 抽殼
4-24 拔模–1,根據樞軸平面創建不分離的拔模特征
4-25 拔模–2根據樞軸平面創建分離的拔模特征
4-26修飾螺紋
4-27 掃描
4-28 混合
4-29螺旋掃描
4-30特征的重命名
4-31 編輯參數
4-32 編輯定義截面
4-33 特征重排序
4-34 解決特征生成失敗
4-35 鏡像
4-36平移
4-37修改特征參考
4-38 矩形陣列
4-39″斜一字形”陣列
4-40軸陣列
4-41 填充陣列
4-42 曲線陣列
4-43 測量距離
4-44測量角度
4-45 測量曲線長度
4-46測量面積
4-47分析模型的質量屬性
4-48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一
4-49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
4-50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01
4-51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02
4-52雪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01
4-53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02
4-54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01
4-55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02
4-56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03
4-57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六–01
4-58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六–02
4-59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六–03
4-60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六–04
4-61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七–01
4-62 零件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七–02
5裝配
5-1進入裝配設計環境
5-2裝配第一個零件
5-3裝配第二個零件
5-4clutch-r01
5-5 快速復制零件
5-6參考陣列
5-7 線性陣列
5-8允許假設約束
5-9 編輯裝配中的零件
5-10靜態干涉檢查
5-11 簡化裝配體
5-12創建分解視圖
5-13創建分解偏距線
5-14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1
5-15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5-16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5-17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5-18 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5-19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5-20裝配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6高級曲面
6-1 顯示曲面網格
6-2草繪曲線
6-3通過點的曲線
6-4從方程創建基準曲線
6-5 復制曲線
6-6相交曲線
6-7修剪曲線
6-8沿曲面偏移曲線
6-9垂直于曲面偏移曲線
6-10 投影曲線
6-11 包絡曲線
6-12 二次投影曲線
6-13 曲線上某點信息分析
6-14 曲線的半徑分析
6-15 曲線的曲率分析
6-16創建拉伸曲面
6-17創建旋轉曲面
6-18填充
6-19標準偏移
6-20拔模偏移
6-21曲面復制的一般過程
6-22創建邊界混合曲面的一般過程
6-23邊界曲面的練習:任務1創建基準曲線
6-24邊界曲面的練習:任務2創建邊界曲面1
6-25邊界曲面的練習:任務3創建邊界曲面2
6-26掃描混合
6-27可變截面掃描
6-28 恒定倒圓角
6-29 可變倒圓角
6-30曲面至曲面可變倒圓角
6-31 由曲線驅動的倒圓角
6-32 完全倒圓角
6-33 圓錐倒圓角
6-34修剪曲面
6-35 合并曲面
6-36 延伸曲面
6-37曲面的移動
6-38曲面的旋轉
6-39 曲面的半徑分析
6-40曲率分析
6-41曲面的偏移分析
6-42 高斯曲率分析
6-43 拔模分析
6-44反射分析
6-45 加厚
6-46封閉面組的實體化
6-47曲面分割實體
6-48 替換面
6-49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6-50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6-51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6-52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
6-53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
6-54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
6-55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
6-56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
6-57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
6-58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
6-59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
6-60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
6-61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
6-62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
6-63 曲面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五
6-64查看ISDX曲線及曲率圖、ISDX曲面
6-65自由(Free)曲線
6-66平面(Planar)曲線
6-67 曲面上的(Cos)曲線
6-68 投影(Drop)曲線
6-69 點的編輯操作
6-70添加點與刪除點
6-71 組合造型曲線
6-72 延伸造型曲線
6-73 復制和移動
6-74創建造型曲面
6-75 調整曲線形狀
6-76 曲面的連接
6-77曲面的修剪
7鈑金
7-1拉伸鈑金壁
7-2平整鈑金壁
7-3平整附加壁
7-4法蘭附加壁
7-5鈑金止裂槽
7-6 鈑金切除
7-7鈑金折彎
7-8鈑金展平
7-9鈑金的折彎回去
7-10將實體轉換成鈑金件
7-11延伸鈑金壁
7-12 合并鈑金壁
7-13-1模具成形
7-13-2模具帶排除面成形
7-13-3平整成形
7-14鈑金工藝孔
7-15 鈑金的平整形態
7-16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3
7-16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1
7-16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2
7-17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01
7-17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02
7-17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3-02
7-17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3-01
7-17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4-01
7-17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二–04-02
7-18 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01
7-18 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02
7-18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03
7-18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04
7-18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三–05
7-19 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01
7-19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02
7-19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04
7-19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03
7-19鈑金設計綜合應用案例四–05
8工程圖
8-1 新建工程圖
8-2-1主視圖
8-2-2 投影視圖
8-2-3軸測圖
8-3 全剖視圖
8-4 半剖視圖
8-5 旋轉剖視圖
8-6 階梯剖視圖
8-7 局部剖視圖
8-8 局部放大視圖
8-9 局部視圖
8-10斷裂視圖
8-11a.拭除直線
8-12b.線框
8-13相切邊顯示控制
8-14(二)-1新參照尺寸標注
8-14(二)-2.公共參照尺寸標注
8-14(一)驅動尺寸
8-15表面粗糙度標注
8-16-1在工程圖模塊中創建基準軸
8-16-2在工程圖模塊中創建基準面
8-17形位公差標注
8-18-1創建無方向指弓注釋
8-18-2創建有方向指引注釋
8-19工程圖設計綜合應用案例
9機構設計與仿真
9-1進入與退出動畫設計環境
9-3定時視圖動畫
9-4定時透明動畫
9-5定時樣式動畫
9-6進入與退出機構模塊
9-7剛性
9-8銷釘
9-9滑動桿
9-10圓柱
9-11平面
9-12球
9-13焊縫
9-14軸承
9-15一般
9-16自由度
9-17槽
9-18初始條件
9-19定義伺服電動機
9-20機構分析
9-21查看機構運動結果
9-22機構動態干涉檢查
9-23測量機構動態數據
10渲染
10-2創建紋理的一般操作過程
10-3在模型上放置紋理的一般操作過程
10-4修改打開模型中的外觀
10-5調用系統圖形庫中的高級材質的一般過程
10-6設置渲染房間
10-7創建點光源
10-8創建聚光燈
10-9設置透視圖
免責聲明
本站收集資源,均來自網絡:
1、書籍版權歸著者和出版社所有;
2、本PDF來自于各個廣泛的信息平臺,經過整理而成;
3、本PDF僅限用于非商業用途或者個人交流研究學習使用;
4、本PDF獲得者不得在互聯網上以任何目的進行傳播,違規者造成的法律責任和后果,違規者自負。
如有需要,請支持正版(在某東,天貓或當當網上搜索并購買圖書,希望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