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封面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第1章 CAE分析步驟 1
1.1 模型簡化 2
1.2 邊界正確 3
1.3 參數合理 3
1.4 網格適用 5
第2章 ANSYS Workbench主界面設置 7
2.1 窗口設置 7
2.1.1 分析系統 7
2.1.2 組件系統 8
2.1.3 客戶化系統 9
2.1.4 設計優化系統 10
2.1.5 File菜單 10
2.1.6 View菜單 10
2.2 功能設置 11
2.3 工程流程圖 12
2.4 ACT插件 13
2.5 Windows界面相應操作 24
2.5.1 Administrator用戶定義 24
2.5.2 文件名定義 24
2.5.3 環境變量定義 25
2.5.4 監視計算資源 25
2.5.5 查找文件 26
2.5.6 鼠標的應用 27
第3章 Workbench建模 28
3.1 Imprint Faces(映射面)定義 29
3.1.1 平面映射(含線映射) 29
3.1.2 圓弧面映射 31
3.1.3 曲面映射 33
3.2 概念建模 37
3.3 體操作 41
3.4 工具功能 42
3.5 綜合實例 43
3.5.1 實例1:DM修復模型及相應建模(抽殼、填充) 43
3.5.2 實例2:SpaceClaim抽取梁模型及截面定義(宏定義及調用) 48
3.5.3 實例3:依據點云文件生成3D模型 56
第4章 線性靜力學分析 63
4.1 有限元求解靜力學基本原理 63
4.2 梁單元靜力學分析 65
4.2.1 梁模型有限元計算 65
4.2.2 復雜(變截面、扭轉)梁模型建立 72
4.2.3 鉸接梁模型建立 77
4.2.4 Beam單元實例運用 80
4.2.5 Beam計算錯誤釋義 94
4.2.6 小結 100
4.3 二維XY平面單元靜力學分析 100
4.3.1 平面應力 101
4.3.2 平面應變 117
4.3.3 軸對稱 129
4.3.4 小結 135
4.4 三維殼單元靜力學分析 136
4.4.1 殼單元模型 136
4.4.2 殼單元之復合材料模型 165
4.4.3 殼單元之計算錯誤釋義 182
4.4.4 小結 189
4.5 三維實體靜力學分析 189
4.5.1 Point Mass的應用 189
4.5.2 約束中Rigid(剛性)與Deformable(柔性)的區別 201
4.5.3 Moment載荷 213
4.5.4 小結 220
4.6 Link單元靜力學分析 220
4.6.1 Link180模型之分步加載 221
4.6.2 Link180模型之inis命令定義初始條件 229
4.7 Fracture(Crack)模型靜力學分析 238
4.7.1 2D Pre-Meshed Crack模型 240
4.7.2 3D Crack模型 251
4.7.3 Solid65單元模型 259
4.8 子模型(Submodel)靜力學分析 268
第5章 非線性靜力學分析 293
5.1 材料非線性分析 293
5.1.1 基本概念 293
5.1.2 **彈性材料本構分析實例 308
5.1.3 蠕變材料本構分析實例 317
5.1.4 非線性隨動強化本構分析實例 333
5.2 幾何非線性分析 340
5.2.1 基本概念 341
5.2.2 線性特征值屈曲分析實例 345
5.2.3 基于初始缺陷的非線性屈曲分析實例 352
5.2.4 非線性后屈曲分析實例 356
5.3 狀態非線性分析—接觸 367
5.3.1 基本概念 367
5.3.2 不同連接方式對比 382
5.3.3 Gasket和Bolt組合接觸實例 386
5.3.4 燕尾槽接觸實例 397
5.3.5 箱體開啟分析實例 405
5.3.6 土彈簧分析實例 412
5.3.7 復雜模型接觸設置實例 419
5.3.8 材料非線性接觸設置實例 424
5.3.9 接觸設置綜合實例 435
5.4 狀態非線性分析—狀態分離 445
5.4.1 實體損傷失效實例 445
5.4.2 生死單元實例 453
5.4.3 內聚力(CZM)分離實例 459
5.5 非線性收斂方法總結 466
參考文獻 469
后記 470
免責聲明
本站收集資源,均來自網絡僅用于內部交流之用,如有需要,請支持正版(在某東,天貓或當當網上搜索并購買圖書,希望對大家有用)